爻题、爻性、爻位六十四卦每卦都由六爻结合而成每爻都有爻题、爻
爻题、爻性、爻位
六十四卦,每卦都由六爻结合而成,每爻都有爻题、爻性、爻位。
爻题,指各爻的题识。构成爻题有两个因素,一是爻性,二是爻位。爻分阴()和阳()两种。阳爻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九”表示,阴爻用偶数二、四、六、八、十中间的“六”表示。“九”、“六”分别表示爻的阳性和阴性。卦的构成,自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作“初”,顺序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方的位置称作“上”。把爻的属性与爻的位置结合起来,就成为爻题。如:乾卦()全由阳爻所构成,自下而上,第一爻称为“初九”,第二爻称为“九二”,依次读下去,为“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里从“初九”至“上九”,均可称之为爻题,其中“九”为爻性,“初”、“二”、“三”、“四”、“五”、“上”等为爻位。又如贲卦()自下而上其爻题为“初九”、“六二”、“九三”、“六四”、“六五”、“上九”。其中“初”、“二”、“三”、“四”、“五”、“上”为爻位,“六”与“九”为爻性。
爻题、爻位、爻性互相结合,各起不同的作用。爻题可帮助我们识别各爻所在的位置及其属性,以便同爻辞结合起来,探究该爻的发展趋势。爻性则有利于我们揭示各爻的爻象。一般说来,阳爻象征刚强、进取的事物;阴爻象征柔弱退守的事物。爻位则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身份等。一般说来,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于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于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于慎行防凶;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于警惧审时;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于处盛戒盈,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于穷极必反。这些只是讲的一般情况,在各卦各爻的具体环境中,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会有多种多样的特殊变化情状,故必须作具体分析,不可绝对化。在传统易说中,爻位亦有被譬指人的社会地位,如初为士民,二为卿大夫,三为诸侯,四为三公、近臣,五为天子,六为太上皇。这是封建时代等级观念在易学上的反映。
三才
“三才”,亦作“三材”,指天、地、人,或曰天道、地道、人道。《易》学家把“三才”用于六爻所体现的三级层次,认为初、二象征“地”位,“三”、“四”象征“人”位,“五”、“上”象征“天”位。这是从另一角度阐释爻位,亦可揭示六爻的等级区别。《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又《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系辞》和《说卦》所讲的“兼三才而两之”,正是指的爻位两两并列,分别表示天、地、人而构成三级层次的情况。《易》的这一思想,为以后的思想家不断发挥。东汉王符曰:“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潜夫论·本训篇》)北宋张载亦云:“易一物而三才备: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之人。”(《横渠〈易说·说卦〉》)
中(得中)
“中”或曰“得中”,是表现卦德的一个重要概念。《易》之六十四卦,每卦均有上体和下体之分。下体之中爻为全卦之第二爻(九二或六二),上体之中爻为全卦之第五爻(九五或六五)。爻位如果处于“二”或“五”,即曰“中”或“得中”。“中”,指行为适中,不偏不倚。守中是《易》的一个重要观念。
“中”有“刚中”与“柔中”之分。凡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象征“柔中”之德。若阳爻处五位,则为刚中而正;阴爻处二位,则为柔中而正。“中正”,是《易》提倡的一个道德观念,尤具善美的发展前途。
“中”与“正”相较,“中”德又优于“正”德。《御纂周易折中》指出:“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以此故尔。”这种主中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旨意一致。
当位与不当位
《易》之爻位,有阴位和阳位之分。六爻之中,奇数之位(即“初”、“三”、“五”)为阳位,偶数之位(即“二”、“四”、“上”)为阴位。阳爻处于阳位(“初”、“三”、“五”)、阴爻处于阴位,则为“当位”(或曰“得位”、“得正”);反之,如果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则为“不当位”(或曰“失位”、“失正”)。例如,既济卦(),初九、九三、九五均为阳爻得阳位;六二、六四、上六均为阴爻得阴位,所以既济卦可以说六爻皆“当位”。相反,未济卦()则是另一种情况。其初六,六三、六五均为阴爻居阳位;而九二、九四、上九又均为阳爻居阴位。所以未济卦六爻皆“不当位”。
就卦德而言,“当位”比不当位其发展前途为好。“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合乎正道、常则,有发展前途;“不当位”则象征违背正道、常则,没有发展前途。但这一点也不能绝对化。各卦各爻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也会出现特殊的情状。“当位”者也有不吉之兆,而“不当位”者,也可逢凶化吉。因此,必须联系爻位所处的具体环境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乘、承与比、应
在各卦的六爻中,客观上存在着“乘”、“承”与“比”、“应”等内在关系,揭示这些关系,是研究卦象、卦德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 .圣主赏勋业边城最辉光(《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图]
- 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图]
- 羬(qián)羊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樗(chū)木名[图]
- 不必不一定酬应酬不足不值得苦要竭力邀请据即踞坐着两腿作八字形[图]
- 从这里往西下峡稍转向南就向西上走穿渡峡谷翻越山脊了共五里越过[图]
- 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二月尚复攻谭留苏由、审配守[图]
-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英发之疾医以深沉;阔大之疾医以充实[图]
- 天子这里指晋元帝司马睿当时司马睿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都水马[图]
- 衣钵指“三衣”及“一钵”三衣指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三种袈裟[图]
- 古时候的婚俗讲究颇多除了有人保媒、门当户对作为前提条件外新人[图]